由于网球拍击球时产生较大反震力和承受力,使得击球者手部发麻,不够舒适。因而运动者希望有一个较理想的球拍。为了适应上述需要,人们想了很多办法进行改进,在握把上加套减震套,将球拍网部由尼龙纤维改为弹性较大碳纤维但由于把体和握把均为管状或实心体,因而减震还是不理想。用力抽击时还是感觉手麻,因而产生影响比赛注意力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握把结构内、外部均为多角状空心体,与凹形环槽体,相交错连接,交替重叠而成的龙骨。凹槽内填充胶体物质来减震和避免震力直接传递并使其依次减弱来解决击球时手部发麻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握把的外形与中空内孔均为扁八角形,在环绕外表面上制有由两组高度不等,而中间相隔表面距离相同,相互交错重叠的凹形环槽,并且凹形环槽深度相同而长度短于八角形各边边长形成筋条形式的龙骨,在凹形环槽内填充构成由表皮相连的橡胶套,橡胶套外包复一层胶质层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整体的握把龙骨,是由两组高度不等相隔距离相等叠加的凹形环槽环体和中间由位置相错的支撑筋条连接成一体减震效果好的龙骨,并在凹形环槽内填充减震橡胶,因而它避免和克服了用力抽打击球造成手部发麻的缺陷。
附图1,本实用新型龙骨立体图附图2,本实用新型局部侧剖视图附图3,本实用新型AA截面剖视图附图4,本实用新型龙骨侧视外形图附图5,龙骨BB面剖视图附图6.龙骨CC面剖视图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网球拍握把作进一步说明握把1的外形与它的中空内孔4均制成扁状八角形体,表面上制有由两组高度不同,而中间相隔表面12距离相同的各个凹形环槽11排列形成凹形环体,并且凹形环槽的上、下位置相互交错,但各凹形环槽的深度相同,它们的长度均短于所在扁八角形边面的边长,而形成了两槽横向间的各个筋条13,由它们交替,构成一个整体的握把龙骨。在龙骨上的凹形环槽内填充由表皮相连,成一个整体起减震作用的橡胶套2,橡胶套外包复一层不易打滑的胶质层3构成该握把。
权利要求一种减震网球拍握把,其特征是握把(1)的外形与中空内孔(4)均为扁八角形,在环绕外表面上制有由两组高度不同,而中间相隔表面(12)距离相同,相互交错重叠的凹形环槽(11),并且凹形环槽深度相同,而长度短于八角形各边长,形成筋条(13)式的龙骨,在凹形环槽(11)内填充构成由表皮相连的橡胶套(2),橡胶套外包复一层胶质层(3)。
专利摘要一种减震网球拍握把,它为中空八角形体,表面由两组不同高度而距离相同、交错重叠,用筋条相连的凹形环槽环体构成的减震龙骨。在凹槽中填充橡胶,表层包复防滑层构成。南宫ng28相信品牌力量该握把它有效地使震动力依次减弱,解决了现有握把抽击网球时造成的手部发麻的缺陷,可使运动者全神贯注地练球或赛球。
本文由:南宫28ng相信品牌提供